單位介紹
/
常見問題
/
校園團報系統
測驗
Test
為何要考中文檢定?
我該考什麼測驗?
CWT全民中檢
LCT聽力理解
我適合報考的等級
取證對我有什麼好處?
升學:學習歷程
就業:企業採認
我想了解何時考試
學習
Resource
雲端診斷系統
作文易學堂
官方出版品
服務
Service
我要報名
大會考
遠距測驗
我要查詢
報名進度
應考須知
考場資訊
出版品訂單
歷史繳費
考後成績
證照記錄
我要換證
我要修改個資
我要下載表單
我要退費
活動
Activity
獎學金
菁英獎
公益活動
教師研習
照片集錦
登入
Login
登出
Logout
HOT NEWS
最新公告
首頁
>
最新公告
考情分析
2024/01/23
【113學測】多讀.多寫.多思考——學測國語文一點都不難
113年度國綜混合題與國寫試題,整體來說,對學生並不困難,落實了國語文的學習不必然一定要大量記憶國學知識或字詞釋義,只要掌握讀寫能力,運用積累的國語文涵養,自然能應答與解決問題。
這次國綜中的混合題,設計上與過往兩屆不同,從單篇文章的理解,到兩篇、多篇文章的比較,變化更為豐富多元,但文章對學生來說並不難,即使李煜〈浪淘沙〉、辛棄疾〈破陣子〉,也是屬於學生耳熟能詳的作品。而且現代文學、科普文本、古典詩詞相互對照,也引領學生更深入地去理解文本,開展學生對於文言文本總得深究字詞義的認知,更見素養導向閱讀的意涵。
而國寫今年的題目,針對生活中標籤現象進行省思,並讓學生藉由觀察生活中的事物,體悟人生的哲理。從知性題來看,本題提供甲乙二文,讓學生在閱讀完文章後書寫問題(一)、(二),由題幹所述,可以清楚判斷問題(一),學生需要書寫的是說明文本,問題(二)則是議論文本,因此作答本題的首要條件,便是要能掌握需要書寫的形式。而問題(一)因已明確提到「請依甲乙二文」回答,因此學生必須要在文章中找答案,且題目已局限於「『標籤』概念使用於人身上的正面與負面作用」,所以學生找出甲文中的「刻板印象」和乙文的「自我認同」,在統整陳述時,還要分別從正面、負面陳述,且須緊扣於人的身上,才不至於離題,但不難回答,只是要有邏輯地進行表述。
而問題(二)「舉例說明你對標籤的看法」,因文章要求的字數不多,應以單一論點清楚表達主張,並務必要符合題目要求,舉出合宜的例子。從甲乙文來看,可以發現「標籤」、「被標籤」兩項行為,搭配上自我、他人兩種對象,可以產生不同的情況。如自我對自我,標籤即是正面的自我認同,但如果從負面來看,不啻為自我否定的行為,而自我對他人,抑或他人對自我,也同樣能產生認同與否定的概念。然而回到「標籤」來看,既然能貼上,定也能取下,而且既然源自於人,自然也取之於人,萬般皆是心緒的流轉。
針對情意題,以禹鐘榮的《樹木教我的人生課》作為閱讀材料,讓學生在閱讀後,從森林需要縫隙,連結到對人生的省思。文中的表述淺顯,學生應該能很快與人生產生連結,然而「人生的縫隙」,這個縫隙究竟為何?學生能否提出相應的生活經驗或見聞,便成為是否可以讓人眼前一亮的關鍵。
從人生來看,縫隙可以是距離,如人與人的距離如果太過靠近,容易讓人失了分寸,也容易讓關係窒息。當然也可以是時間,如忙碌的生活中,自己是否有留下一些喘息的時刻,喝一杯茶,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讓自己真正的放空,甚至壯遊,為自己的青年時光留下深刻記憶。這些不都是人生的「縫隙」,所能詮釋出的多元聯想嗎?
除了「多讀」、「多寫」,積累國語文的相關能力,自然能在短時間判斷題目意涵與要求,平時還要能「多思考」,常常省思自我,進而面對考試時穩定發揮,拿下好成績其實不困難,本屆的試題便是很好的練習範例!
** CWT國語文資深命題教師主筆 **
相關連結:
https://www.ceec.edu.tw/files/file_pool/1/0O021577232828045024/01-113%E5%AD%B8%E6%B8%AC%E5%9C%8B%E7%B6%9C%E8%A9%A6%E9%A1%8C.pdf
分享
分享
其他公告
2024/05/19
【113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得分要訣
2024/01/23
【113學測】國綜及國寫考題評析
2023/05/20
【112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得分要訣
2025年秋季臺中區域會考
27
檢定日期:2025/09/28
報名期間:06/10~08/28
報名查詢
|
詳細內容